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科创债新政落地三个月有余,银行密集发行科创债。

近日,浙江义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创新(第一期)启动发行。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期限5年期,采用固定利率形式,簿记建档日定为2025年8月26日。

这成为又一家发行科创债的农商行。新政之后,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陆续加入到科创债的发行队伍中,后两者更是其中的发行“主力军”。

“自2021年试点以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不断提速,快速扩容。近期,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市场主体可以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向界面新闻记者强调,银行发行科创债不仅有助于提升债券市场活跃度与吸引力,也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重要融资支持。

银行密集发行科创债:城商行、农商行成“主力军”,利率集中在1.17%-1.95%|界面新闻  第1张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银行作为主要发行主体有助于丰富债券市场产品体系与优质资产供给。同时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且信用背书较强,能为市场提供兼具政策属性与信用背书的优质资产,助力提升债券市场的信用水平、流动性,以及市场信心与吸引力。”高政扬表示。

对于科创发展而言,“银行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基石,通过发行科创债,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支持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高政扬补充称。

城商行、农商行是发行“主力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明确,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投融资服务专业优势,依法运用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政策引领下,多家银行积极发行科创债。

Wind数据显示,以“科技创新债券”进行统计,今年5月7日至8月26日,我国科创债共发行808只,总发行量为10047.71亿元,净融资额为9938.24亿元。其中,银行科创债发行数量达42只,发行规模总计2486亿元

高政扬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发行主体不断扩容,已从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逐步扩展至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地方性中小银行。

政策银行中,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3只科创债,发行额分别为40亿元、60亿元、100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了1只,发行额为20亿元。

商业银行中,既包括六大国有行,也包括华夏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而城商行、农商行更是其中的发行“主力军”,发行数量占比过半,包括宁波银行、桂林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浙江义乌农村商业银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等。

高政扬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中小银行作为发行科创债的重要参与者,发行科创债有助于中小银行改善负债结构、吸纳低成本资金,进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与资产配置能力。其次,有助于中小银行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其带来业绩增量。

同时,通过发行科创债,中小银行可深化与地方经济的联结,加强与本地科技企业的合作,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及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因此,对中小银行而言,发行科创债既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服务地方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政扬补充称。

利率集中在1.17%-1.95%

根据Wind已有数据,从期限看,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期限集中在3年、5年,期限较长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一只7年期债券,到期日为2032年8月5日;较短期限的是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1只半年期债券,到期日为2025年11月10日。

从发行金额看,银行发行的科创债较多集中在10亿元至200亿元区间,其中金额较大的是建设银行发行的一只250亿元、期限为3年的科创债;金额较少的是浙江义乌农村商业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两只3亿元科创债。

从发行利率看,银行发行的科创债集中在1.17%-1.95%之间,而整体科创债目前的发行利率范围为0.01%-4.68%。

从发行情况看,商业银行发行的科创债票面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市场认可度较高。中证鹏元金融机构评级部副总经理刘志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高政扬亦表示,“当前,银行发行的科创债吸引力较强,通常能获得较高认购倍数。同时,银行发行的科创债,依托优质信用资质与政策支持背景,并不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由于具有安全性优势,更易吸引风险偏好较低的机构投资者及部分长期配置型资金。”

资金投向而言,多家银行明确,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中规定的科创领域,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刘志强表示商业银行积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举措,更是其自身转型升级、挖掘新增长点、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战略选择

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可以更早地接触和绑定优质的科创企业,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如贷款、结算、股权投资、IPO等),深度参与科创企业成长过程。刘志强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

“同时,银行自身发行的科创债所募集的资金,为银行支持科创企业提供了稳定、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优化了负债结构,缓解了短存长贷的期限错配压力。刘志强向界面新闻记者补充表示。

有望继续扩容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发行科创债的未来市场容量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高政扬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在政策层面持续优化债券发行管理、简化信息披露流程、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并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范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市场机制持续完善,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与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银行参与。

市场层面,科技创新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催生了科技型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高信用资产的配置需求同样旺盛,而银行恰好具备信用背书优势。因此,银行发行科创债的未来市场容量前景广阔,有望成为科技创新领域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政扬补充称。

刘志强也认为,随着科创债市场的不断扩容和创新产品的涌现(如转股型科创债),预计会有更多银行加入发行科创债的行列。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也将愈发活跃。

作为科创债重要的新增发行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创债发行力度,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能否在这片蓝海中抓住机遇,取决于银行能否转变观念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并通过产品服务、科技赋能、合作模式等持续创新,真正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董希淼向界面新闻记者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同时以做市商身份加入到科创债市场中。

8月8日,外汇交易中心表示,持续推进“科技板”建设,完善交易基础设施功能,在本币交易系统设立“科技板”专版、组织做市商承销做市联动并向全市场先后发布多批科技创新债券篮子,助力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流动性提升。

两只科技创新债券标准篮子于近日上线发布,多家做市商开展集中报价。金融科创债标准篮子的做市商包括中国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诚通证券、南京银行、东方证券、华泰证券、浙商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渤海银行、国泰海通证券、国信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等。

企业科创债标准篮子的做市商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广东华兴银行、中信银行、国泰海通证券、浙商银行、银河证券、招商证券等。